平日生活中,老百姓碰到无良商家时总习惯说:这个人心肠真黑啊!太黑了!
现实的生活中,碰到这种“黑心肠”的病人还真不少。日前,邵阳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还真又碰到了这么一个特别“黑心肠”的病人,而且是一个年轻的女子。
年轻女子的肠子黑得象煤矿里的隧道,祸首竟是排毒清肠药
当天下午,邵阳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的李超民主任像往常一样,手持肠镜又开始了一个病人的肠镜检查。镜身刚入肛门,在旁的护士,脱口而出,哇塞,这肠子怎么哪?原来平常清晰透亮的屏幕上黑漆漆一片,原来光滑红润的肠壁也是黑糊糊的一圈,不仔细辨认肠壁褶皱和肠腔走向都难识辨,简直就像在煤矿的地下通道里穿行。不容置疑这是一例重度的结直肠黑变病。
询问病史,原来,这位女子平时缺少运动,便秘已久,为了排便,听信他人一直在服用所谓即能养颜又能排毒清肠的药物。
肠子发黑有成因,分清原因综合施策是关键
何谓大肠黑病呢?大肠黑变病是一种以大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疾病。因大肠粘膜在内镜镜下呈棕褐色或黑色而得名。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运动量不足,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营养素失衡,饮食中蛋白质、脂类物质过高,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烟酒刺激等导致便秘已成为一种特别常见的“时髦病”。加上人们追求时尚,热衷排毒减肥;生活中不少人遇到便秘就习惯购买一些清肠排毒通便的茶或药物,按照说明书服用,少有去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做必要的检查者。一开始,通便的效果的可能不错,日久,往往形成药物依赖,清肠排毒的药物剂量渐增,不用相应药物就更难以排便。再到医院检查往往就发现大肠已黑化黑变了。此种现象在我院内镜检查中经常发现,值得引起重视。
大肠黑变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研究证实与长期便秘及长期服用相关泻药有密切关系。这些药物主要有香丹片,潘泻叶,果导片,牛黄解毒片,大黄苏打片,肠清茶,排毒养颜胶囊,芦荟,决明子等。长期的肠道功能紊乱,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排便反射逐渐减弱等导致的慢性便秘,粪便在肠道内淤积时间过长,肠道吸收细菌合成的色素颗粒增多;加上主动或被动服用蒽醌类泻剂,刺激肠粘膜上皮,促进了肠黏膜上皮的细胞凋亡,增加了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吞噬作用,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化为典型的脂褐素或其他色素,脂褐素等沉积在结肠黏膜上,即形成色素沉着斑,从而使结肠发生黑变。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便秘型的肠易激综合症,其它许多疾病如结直肠病变中的大肠肿瘤,炎症,冗长,脱垂等;代谢与内分泌疾病中的糖尿病,甲低等;神经与肌肉疾病中的骶神经损伤,脊髓肿瘤,先天性巨结肠等均可引起便秘,勿必要分清原因,对症对因治疗,对功能性便秘,重在调整饮食,多食粗粮、蔬菜和水果,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增加运动量,保持心情愉快,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如需用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器质性便秘,就应治疗引起便秘的原发病,该手术的要手术,不能简单的服用清肠排毒的药了事,以免延误病情,危害健康。
对确诊为结肠黑变病的患者,定期作肠镜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结肠黑变病的患者并发结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而结肠息肉是癌前病变。防止高发的肠息肉转变为肠癌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肠镜,发现息肉并给予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