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向党:看邵阳医疗铿锵巨变中的邵医担当
2021-09-28 09:02:02
9781 收藏
1954年10月29日,邵阳专区人民医院低矮的砖瓦房内,18名党员从各自的岗位上匆匆赶来,他们拉起一面鲜红的党旗,在激情澎湃的宣誓声中组建起医院第一个党支部。
67年后的今天,举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自全院6个党总支的1024名党员在党旗下汇聚,庄严的誓词再一次响彻云霄——“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这份沉甸甸的誓言,是老一辈邵医人与新时代邵医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穿过历史尘烟、见证沧桑巨变,引领着邵阳市中心医院在“仁心仁术、博爱博施”的路上勇毅前行。
一个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的一面镜子,直接决定着所处时代的人能得到何种程度的生命健康保障。建国初期,娄邵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有限、即便是小儿肺病、骨折、胃病等普通疾病,也常常得不到有效救治。
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诊疗能力,全院医务工作者拼尽全力突破资源局限,1950年,开展首例胃穿孔修补术,骨内固定术;1955年,外科胃次全切手术成功、外科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成功开展;1963年12月,医院被评为全省、全国先进医院,并作为典型代表发言。
六七十年代,邵阳麻疹、脑膜炎、肺吸虫病多发,各县、乡救治能力不足。医院不得不多次派出巡回医疗队,辗转多地,驻守乡村防治疫病。其中,1972年至1976年,救治乙脑患者505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病死率下降至5.2%;1978年,草药铁包金治疗老年支气管炎,获全国、全省科学大会奖,并列入中国医药药典。八九十年代,各科室为了研究新的诊疗方法,在简陋的实验室里,用小白鼠、活狗等动物开展手术实验。1980年,“人工肾”动物实验成功、1985年,低温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5例均获成功;
1991年,医院首次为一心脏病人成功安装心脏起搏器;当时的邵医人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向前迈进。
进入21世纪以后,医院着力于推动现代化管理方式变革。首次在全市引进“6S”管理理念,强化人才交流培养,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路径。
2018年,邵阳市中心医院东院建成开诊,弥补城东医疗服务空白。
2011-2020年,邵阳市中心医院连续10年位列“地级城市医院100强”榜单。
起于平凡,指向高远。一座医院的成长史,投射出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和社会民生服务水平的发展变迁。更让我们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公立医院从传统迈步现代化医疗的无限可能。在漫漫征途中,指引一代代邵医人接力奋进的是根植于心的红色信仰。
近70年来,医院党委持续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吸收敬业的业务骨干入党、吸收古道热肠的品德高尚者入党。让党员成为发展的冲锋兵,让党支部成为前行的桥头堡。医院从1个党支部扩充到6个党总支,党员从18名增加到1024名。其中,“光荣在岗50年”的老党员达35名。
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华认为,红色信仰始终是邵医精神的底色,它会让邵医人在繁重琐碎的医务工作之外,寻找到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紧密的价值关联,更加敢于担当、敢于奉献、敢于牺牲。
“没有这种信仰,我们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张国华说。
扎根“红色”泥土,深植“信仰之力”。为了让年轻一代“重塑信仰”。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医院陆续开展了百场党课铭初心、百名专家送健康、百场科普惠群众、百名医患颂党恩、百米长卷绘征程、百名党员献热血行动,让全院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职工在红色洗礼中进一步强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严谨沉静的党员医务工作者,用什么表达深藏在内心的热情与忠诚?用什么来书写活力与希望?用超于常人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业务能力、心系苍生的为民情怀!
在每一次事故突发、危难发生之时,来自不同岗位的党员医务工作者都主动请缨、勇扛重担,成为重大救治行动中凝聚基层士气的“星星之火”。熔铸成别样“邵医红”。1961年2月,市新东煤矿瓦斯爆炸,伤亡人数惨重,医院全力以赴进行救治。国家卫生部在全国调集药品空运到医院、省卫生厅派医疗组来院指导抢救达1个月之久。从此,外科病室正式设立烧伤外科专业。1996年1月31日,城南乡祭旗村发生大爆炸,大批伤员送往医院抢救。
医院全院动员,620余名医务人员迅速赶到医院,连夜对伤员进行救治。经6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共救治伤员306人,清创缝合291人,收治住院伤员77人,静脉输液92人次,实施大手术15台,大面积抢救任务圆满完成。
中心医院近百名医护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奔赴“非典”病区,排查发热病人。期间,每天接诊几十位发热病人,并多次承担各县排查“非典”疑似病例任务,确诊了3位转入性“非典”病人,为抗击“非典”作出了重大贡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邵阳市中心医院紧急启动集中救治隔离病区,成立临时党支部。请战书纷纷而来,邵医人不顾个人安危,请求支援湖北、守护邵阳。众志成城筑起疫情防控救治的“钢铁长城”。
成功实现黄冈疫区“清零”,救治本地感染患者83例.....他们成为邵阳新冠肺炎救治的“主力军”。无私无畏的精神得到社会各界传颂。
“令必行,召必回,战必胜!”不是军人,却有着军人般坚强的意志与不屈的灵魂。
只因每个邵医人心中,都印上了那抹经久传承的“邵医红”。现代医学应人民的健康需求而兴,也在不断满足着人民对健康生活的更高向往。开启未来,邵医人要以怎样的姿态捍卫初心?领跑健康邵阳建设新征程?在哥特式风格的东院群楼,贴心的服务、舒适的就诊体验已赢得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养老保健、未病治疗正蓄势待发,迎接医疗行业发展的新趋向;
在本院医技检查一体化预约中心,老百姓预约诊疗不用来回奔波,一站式缴费办理,移动预约支付,让手续办理更便捷。
在紧张忙碌的各个岗位上,邵医人正步履匆匆,信心满怀。
我们相信,新一代邵医人,必将秉承着这份红色初心,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耕耘出另一个崭新的时代。查看更多党建工作动态、支部建设情况、党员学习资料等,请关注“邵阳市中心医院党员E家”公众号,微信号zxyydyyj,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